前幾天跟妹妹去北美館
看了最近的《布列松在中國》攝影展📷✨
詳細的介紹我貼在本文最後,
我個人看完之後很想分享這個展!
因為布列松是少數不以「事件」為主軸,
而是以關注「人」本身來捕捉影像的攝影師。
你會看到在展場的每一幅攝影作品,
都以人物互動情境命名,例如:
「一位滿清遺存的太監。
人力車拉伕塞了張鈔票給他作為拍照的代價」
或是「中國福利基金會。正在等待發放米的兒童。」...
對我來說他記錄的影像,
既不過度濫情又並非只具備記錄作用,
每張照片背後都有其捕捉該畫面的動機,
及呈現的美感,至少這次展出的每一張照片,所呈現的故事性都足以作為雜誌封面。
讓你深刻感受到那樣一個大時代的悲淒感,
和人類還沒有走到盡頭的求生意志。
他的攝影展不是那種看完會讓你覺得沈重或不舒服的警世系列,但卻很忠實呈現大時代從人心到行為的變化。
整場看下來,
真的會很想要到商售區買回家那本厚厚的精裝攝影集XD
聽說是英國🇬🇧空運來台的,
因為疫情影響貨物清關關係數量很少,
如果這次展覽沒買到,
就要等比較久...真的很值得收!(/ω\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然後不得不說,
台北市立美術館真的很值得去走走,
入場門票全票也只要30元,
但是所有展都可以看!
真的很推薦大家可以跟身邊親友一起去逛,
記得攜帶口罩、身分證(入場要掃身分證實名制),
還有別帶飲料喔!
(展館內廁所附近都有飲水機)
而且展館真的很空曠又舒服,
其實如果不是逛得腳痠了,
真的會想要待一整天!
PS.謝謝幫我跟妹妹合照的女孩,很喜歡那張照片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亨利.卡蒂埃.布列松(Henri Cartier-Bresson)
在其報導攝影生涯中,
非常獨特且重要之集結,
也是他中國相關作品的首度研究與專題展出。
1948-49年,
布列松在中國停留了十個月,期間在《生活》(Life)、《巴黎競賽》(Paris Match)等雜誌發表了多幀中國所見所聞之影像。
雖然時值國共內戰時期,
但在這些影像中不見戰爭的煙硝,
反而突顯大時代下的人間煙火,這系列照片也成為報導攝影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。
1958年他在中國官方人員的全程陪同下,看見了大躍進、人民公社等的改革興起,攝取了看似繁榮的空中樓閣,此時的布列松已是公認的報導攝影巨擘。
本展共展出約170件原版照片,
以及相關之書信原件與雜誌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《布列松在中國:1948-1949/1958》
主辦單位:臺北市立美術館
時間:2020/6/20-2020/11/1
地點:三樓3A
台北市立美術館
妹妹 陳以欣 YI HSIN ,CHEN
想看更多分享請追蹤IG:sissitsai_official
#布列松在中國
#布列松在中國攝影展
#台北市立美術館
#誰是妳姊妹